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医院动态

【媒体关注】“铁医”穿林海 “仁心”健康行——龙江森工集团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林海健康行”活动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1

673bf918ae1f4.png


                                                                                                                  

        

路虽远,行将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走遍11个林业局公司165个林场,82名专家,用时120余天,行车12000余公里,为职工群众全面免费体检……在龙江森工集团“林海健康行”活动中,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铁医精神”,用心用情用力,穿越林海,将优质医疗服务送进大山深处!
“‘林海健康行’是龙江森工集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集团党委‘民生筑企’方针、深化‘民生福祉增惠年’的务实举措。近年来,集团党委锻造‘生态铁军’,弘扬铁军精神,作为森工医务工作者,我们要践行医者初心使命,争当爱岗敬业楷模,发扬艰苦奋斗、持续作战的‘铁医’作风,践行‘铁医精神’,全力锻造森工‘医护铁军’。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健康关怀真正传递给每位林区群众,打通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建‘人民满意的最温暖医院’”。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邹国喜说。
673bf92ae0c05.jpg


为基层群众免费体检

顶层设计领航 一心为民显担当


谋划到位,实干到底。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认真贯彻集团党委“林海健康行”巡回医疗活动部署要求,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细致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院长郑晓敏告诉记者,我们利用集团配置的流动体检车及配套设备,为职工群众做的体检项目涵盖了内科、外科、骨科的体格检查以及眼科、心电图、B超、生化、血、尿常规、胸透等仪器检查,确保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性病能管。
673bf9482370d.jpg


医疗服务进大山


优质暖心、倾情帮扶,巡回医疗队诚意满满。为保证义诊顺利进行,每组巡诊人员都有院领导和龙江名医带队。作为院长,郑晓敏身先士卒,先后随医疗队前往柴河、大海林、绥阳等5个林业局公司,充分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从各科室主任、骨干医生中抽调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确保医疗队具备全面的诊疗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抽调人员接到通知后,都是毫不犹豫,满腔热情,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作大爱无疆,什么叫作医者仁心。”郑晓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激动之情难以平复。
673bf949299b7.jpg


巡回医疗队受欢迎


医院还根据各林业局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居民分布情况,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同时提前做好医疗用品、宣传资料、生活物资等相关方面的筹备工作,确保外出巡诊期间的基本需求保障。
记者了解到,医疗队成员中有很多是林区成长起来的,为了让他们能够回报家乡,每站都专门安排这个林区的成员前往。“我是大海林林区人,能够带队前往家乡开展诊疗活动,既荣幸又激动。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回馈家乡父老,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家乡人满意的笑容、关爱的言语,是对我们医疗服务最有力的认可。”郑晓敏动情地说。
听诊器下的细致,是对生命健康的守护;口罩之下的无声,是对生命相托的专注;白衣之下的赤诚,是医者仁心的大爱。“铁医精神”已然镌刻在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所有医生的心中,伴随着他们极具温度的服务,在茫茫林海中传扬。


构建长效机制 建档跟踪解病痛


保护林区群众健康绝非一朝一夕,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任重道远。
“林海健康行”活动中,通过细致用心的体检筛查,巡回医疗队发现有8111人存在潜在健康问题,为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将病情及注意事项详细记录在健康档案里,对急需复诊的患者跟踪提示,避免耽误病情。
673bfc9e0fc88.jpg


林场居民于秀丽来医院复诊


10月24日,记者在康复科采访副主任郑春明医生时,偶遇东方红局公司东林林场居民于秀丽,她正是要找郑医生复诊,巩固治疗效果。
“非常幸运能通过‘林海健康行’活动,结识了郑主任。当时在现场,他用针灸和敲打穴位的疗法,让我常年的腰痛得到了很大缓解。这不,听了郑医生的建议,专门来医院复诊,进行全面治疗。”于秀丽对“林海健康行”活动赞不绝口。
“在各个林场诊疗时,像于秀丽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他们平时都不是很重视身体健康,再加上出行看病不便,很多人病情都耽误了。”郑春明对记者说,我们结合群众各自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并长期跟踪,达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病变大病。
与于秀丽一样,东京城局公司苇芦河林场居民孟女士也享受到了“林海健康行”的福利,成为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林海健康行”活动首例筛查治愈出院患者。
3年前,69岁的孟女士就发现了盆腔内存在包块,因为居住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就医不便利,迟迟未做诊疗复查。
有了“林海健康行”活动,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享受诊疗和体检服务,孟女士随即拿着3年前的病例前往就诊。
据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吴伟介绍,通过检查,发现孟女士盆腔肿物比3年前大了两倍,且对侧也发现了包块,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有恶变风险。随后,孟女士根据医疗队的医嘱,来到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并于第二天做了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整切除病灶。经过8天的精心治疗,孟女士治愈出院。
既要送医,也要传医。每站巡诊结束后,医疗队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日遇到的典型案例,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基层林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医疗知识分享。
“能够面对面学习先进医疗知识,平时遇到的难题专家们都一一做了专业的解答,我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受益匪浅。”林区医院的医务人员纷纷表示。
“‘林海健康行’活动切实解决林区职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林区职工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龙江森工集团党委相关部署要求,构建长效机制,持续为更多林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和支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杨喜魁说。
673bfca9263ee.jpg


职工群众有序排队候诊

无惧重重困难 迎难而上见真情


回顾整个“林海健康行”活动期间,意想不到的难题不时出现。巡回医疗队成员凭借着一心为民、勇担使命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在各林业局公司的鼎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诊疗任务。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张张质朴的笑脸,见证着医疗队队员的无私付出,见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
带着龙江森工集团党委及医院全体医护对林区职工群众的关怀,医疗队每位成员把爱心和医术回馈给基层的父老乡亲。有巡诊车走了还在路口等待骨病患者回家取片的带队院长;有在林间小路帮助术后康复失败患者找回行走信心的康复科主任;有打点上上下下早起晚睡,为让义诊如期进行嗓子叫哑了、脚踝跑水肿的领队;有累到手痛让大家心疼的超声科医生;有早餐顾不上吃、下车就给群众采血的90后、00后护士;更有义诊后围在一起继续探讨、交流、会诊、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各科室医生……
673bfcb2c7397.jpg


巡回医疗队来到林口局公司


事业发展部主任郭红,作为领队,全程参与了此次“林海健康行”11站的活动。召集队员、安排当天行程、与当地林业局公司沟通协调、维持现场秩序……郭红的工作既重要又繁琐,大家都戏称她为“大管家”。
记者在医院见到郭红时,活力满满、干劲十足的她正在给医联体内各林业局公司医院安排每月一次“林医大讲堂”的网上课程。
说起“林海健康行”活动,郭红打开了话匣子:首站前往东京城局公司尔站经营所便出现了突发情况,诊疗车接电之后,因为民用电压不稳,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很容易损伤仪器。几经沟通,终于找来专业电工,顺利解决问题,也为后几站能够安全用电打下了基础。
673bfcdd19a45.jpg


巡回医疗队来到大海林局公司


郭红介绍说,在巡诊工作中,由于山上林场所地理位置都很偏远,有的离驻地100多公里。为了能让职工群众在空腹情况下尽早做化验和彩超等检查,我们的专家团队凌晨4点多便从驻地出发了。怕早上起不来,医疗队成员闹铃设置了好几个,但几乎每天都是在闹铃响之前醒来。“生物钟”为何如此神奇?是责任担当,是甘于奉献,是对“铁医精神”的真诚诠释。
挑战总是接踵而来,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一次次考验着医护人员的能力。日复一日,持续四个多月,对于早起晚归的工作状态,大家丝毫没有委屈和抱怨。看到职工群众满脸的笑容,一切疲惫便被抛到九霄云外,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酷暑时节,内外科诊室设在室外。郑春明医生的周围站满了人,有排队等待治疗的、有围观的、有刚被治疗后练习的。因为天热,郑春明汗出个不停,看到医生这么辛苦,群众抢着为他擦汗。
673bfccf925e5.jpg


郑春明给患者治疗


郑春明带着自己的专有工具,一把小木槌和一根小木棒,模拟冲击波的原理为群众敲打穴位,效果立竿见影!他还自费4000多元买了整脊枪。被他敲打过的老乡们,都啧啧称赞。有一个活动受限的男患者还能跳了,郑春明从此便有了“小神医”的称号。
“小神医”不仅为患者服务,还主动请缨“出任”医疗队的“康复师”。“每天为数百名群众诊疗,专家们身体也吃不消,腰酸背疼是常态。每天诊疗结束后回到驻地,我会为他们疏松筋骨,让他们重新恢复活力,以饱满状态迎接第二天的工作。”郑春明说。
因为心疼患者,更加要拼命治病救人。在东京城局公司尔站经营所,医院副院长孙承东发现一位特殊的骨病患者,病史已经6年,走路一瘸一拐,她的夹板和拐都是自制的,让人看着心酸不已。患者没带既往检查的片子,说回家去取。义诊结束了,体检车开走了,专家车也开走了,孙承东就站在路口,望着患者离去的方向一直等待。“6年时间里,她在不同医院拍的片子足有十几厘米厚,现在导致严重的骨质疏松,病情还是耽误了。”回忆当时的场景,孙承东眼眶泛红,几欲落泪。
673bfcec5c85b.jpg


做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的就诊队伍总是排得最长,工作量几乎是平时的三倍,每站都是最后一个收兵。超声医生坐在彩超仪器前,会一直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脖子和肩膀酸痛不已,尤其是手腕每天的重复性动作,承受压力大,劳损是常态。疼痛难忍的时候,就贴一贴膏药来暂时缓解。”参与了多站诊疗任务的刘莉说。
要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但对于那些常年卧床的病患,这还不够。郑晓敏院长创新提出“上炕”服务,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名群众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673bfcf99c838.jpg


“上炕”服务


脑卒中中心主任李振涛带领的小组,听说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病人,不能来体检。医疗队队员们来到病人家里,脱鞋上炕,为病人认真查体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预防和日常康复方法。
“上炕”服务得到群众认可,医疗队每到一个林场便会主动询问,确保不落一人。小小的炕头上,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为患者带去健康和温暖。
林区夏季蜱虫非常多,职工群众经常被咬,很多时候由于处理不当,得专门去医院诊治。在义诊现场,有三位被咬群众求助,医疗队专家现场为患者将蜱虫去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被蜱虫叮咬并不在意,我们便耐心给他们讲解其中的危害程度,教他们如何正确去除蜱虫,并叮嘱每年一定要按时接种疫苗。”感染科副主任徐晓薇对记者说。
始终怀有仁爱之心,以群众需要为努力方向。“林海健康行”活动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把林区患者当成亲人,将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送到群众的家门口、炕头上,用心用情用力护航群众健康,彰显“铁医精神”,全力打通群众体检“最后一公里”,托举起林区人民的“健康梦”。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一审|尚余全

二审|李雪莲

三审|杨喜魁


673bfd115621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