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由牡丹江市医学会主办、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承办的“2025年牡丹江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隆重召开。会议聚焦运动医学前沿,分享临床诊疗进展,吸引了全市骨科、外科、康复科及校医等百余名医务工作者参与,共同探讨运动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
领导致辞:凝聚共识 共谋发展
牡丹江市医学会秘书长高广平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运动医学作为连接运动科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承担着“体医融合”的重要使命。他特别指出,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作为承办单位,在运动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关节镜微创技术、AI辅助诊疗、运动康复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区域运动医学发展的标杆。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副院长孙承东则强调,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引入前沿理念与技术,推动本地运动损伤防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大咖云集:学术盛宴赋能临床实践
会议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松岑教授、潘海乐教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房玉利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林教授等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分享。吕松岑教授以《机器人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体会》为题,展示了智能化技术在运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潘海乐教授则通过《腘窝囊肿镜下安全解剖界限》的讲解,为微创手术精准操作提供新思路。房玉利教授与杨林教授分别围绕骨性遮挡技术在骨缺损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实践、股四头肌腱转位MPFL重建技术展开深度剖析,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临床实用性。
病例研讨:本土经验激发思维碰撞
在病例讨论环节,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马遇伯教授与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尹巍教授分享了肩关节、膝关节运动损伤等典型案例,与会者就诊疗方案优化、术后康复管理等展开热烈讨论。现场互动频繁,充分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交流特色。
会议闭幕之际,大会主席刘新仁教授总结指出,本次年会不仅呈现了机器人辅助手术、AI精准诊疗等前沿技术动态,更通过多学科协作视角为运动医学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将依托重点学科建设,持续深化“体医融合”实践,推动运动损伤防治、健康促进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提升,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贡献力量。